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绿色发展研究 > 六安绿色发展研究简报

绿色发展研究简报(第十三期—研究成果专刊之六)

日期:2018-01-12    作者:政协    来源:系统    阅读次数:     字体:[] [] []    保护视力色:       

关于六安市森林旅游工作的调研报告

绿色发展研究会第一课题组

发展森林旅游的热潮在国内方兴未艾,六安市如何抓住机遇,抢占先机,乘势而上,既需要科学面对,也需要宏观决策。第一课题组针对如何更上层楼发展森林旅游,先后深入金寨、舒城等地,采取听汇报、查资料、开座谈会、现场观摩等形式开展调研。课题组还赴京向林业部咨询探讨,到广东和山东等地考察取经学习,初步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市森林旅游发展现状

森林旅游是人们以森林、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外部物质环境为依托,所开展的游览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养生、文化教育等旅游活动的统称。当前森林旅游发展依托的资源覆盖了林业部门管理的“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森林、湿地、荒漠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主要载体为各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以及沙漠公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林业观光园等。

多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保护好青山绿水就是最好的开发、最大的发展”的生态理念,立足“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森林旅游发展。依托天堂寨、万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淠河国家湿地公园、白马尖、马鬃岭、佛子岭等景区,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六安茶谷、九十里山水画廊等生态旅游目的地,着力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森林旅游”产业。2016914日,六安市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森林城市”,2017925日再次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称号。2016年,六安市旅游业总收入255.45亿元,其中,森林旅游休闲服务业收入53.4亿元,同比上年度增长10.2亿元,增长23.7%,占全市旅游收入的20.9%

(一)森林旅游资源

六安市位于大别山北麓、江淮之间,山区面积1144.6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9.4%。大别山山脉为长江、淮河分水岭,由于地壳的断裂、隆起作用,地势高亢,山峰挺拔,重峦叠嶂,沟壑陡峭,瑰玮奇丽。我市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260多座,主峰白马尖,海拔1777米,座落霍山;天堂寨海拔1729米,座落金寨;老佛顶(猪头尖)海拔1538米,座落舒城。大别山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形成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1、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资源是发展森林旅游的基础,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078.3万亩,占国土面积46.5%。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021.40万亩,疏林地2.15万亩,灌木林地23.99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7.32万亩,苗圃地2.17万亩,无立木林地3.89万亩,宜林地7.04万亩,辅助生产林地面积0.25万亩。有林地中,乔木林854.12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83.62%;经济林71.21万亩, 占有林地面积的6.97%;竹林96.08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9.41%。全市四旁树木占地面积85.4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3311万立方米,竹林42098.61万根。森林覆盖率44.73%,林木绿化率48.79%。近年来,我市林木总蓄积量消长变化呈现良性循环趋势,通过实施创建森林城市、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绿色长廊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大面积造林绿化,加强封山管护,森林采伐量减少,同时,山区劳力多外出打工,减少了山区林木的消耗,全市森林蓄积量稳步增加。

2、动植物种类繁多。我市地处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交汇地带,植被丰富,依据树种组成,共分松林群落、松栎混交群落、栎林群落、柳树与枫杨群落、杉木群落、竹林群落及次生灌丛等七大群落。全市有维管束植物1787531881 种,木本植物1033041056种,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稀植物48种。有水陆栖脊椎动物502种,包括两栖类23种,爬行类34种,鸟类310种,兽类62种,鱼类73种。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17种,省级保护动物14种。

3、湿地资源类型多样。我市湿地分布可分为淮河南岸平原地区、江淮丘陵区、大别山区三个自然区域、7个湿地类型。其中一般湿地67个,重点湿地7个。湿地植物有202属355种,湿地动物11目23科81种。

4、森林旅游地建设。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全市共有森林旅游地12处,其中国家级森林旅游地4处:安徽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安徽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安徽六安淠河国家湿地公园;省级森林旅游地8处:佛子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燕山森林公园、小南岳森林公园、九公寨森林公园、龙井沟森林公园、仙女寨森林公园、南阳山森林公园。

安徽天马国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3.37万亩,其中核心区8.62万亩,缓冲区12.18万亩,实验区22.57万亩,为我国南北生物物种的交汇地,是大别山区规模最大、天然阔叶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区,景区总面积18万亩,森林覆被率高达96.5%,被誉为“华东地区最后一片原始森林”。

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总面积7.5万亩,公园先后被批准为万佛山国家地质公园、万佛山风景名胜区、万佛山自然保护区,2012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安徽六安淠河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6.67万亩,建设有旅游码头、沿河木栈道、水上栈道、停车场、环公园景观大道、环月亮岛公路、河西景观带、月亮岛环岛公园、两岸生态绿廊等。公园建立了5个保护站,设置了鸟类观测点和观鸟亭等8处,5处水质监测点、2处大气环境监测点、9处气象监测点。

5、创建“森林旅游人家”。积极创建“森林旅游人家”,助力精准扶贫。以森林公园、国有林场、国有苗圃、乡村林场、家庭林场和林区特色环境游憩景观为依托,利用森林生态资源和乡土特色产品,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增加生态产品有效供给,促进林农增收,实现旅游扶贫。2016年,省林业厅、省旅游局决定命名593家经营点为全省第三批“森林旅游人家”,我市48家单位入选。近3年来,共有三批72家获得“森林旅游人家”认证。

(二)林业增绿增效

加快林业建设步伐,为森林旅游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积极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四项创建活动。到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1个、省级森林城市3个(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森林城镇34个、森林村庄379个、森林长廊示范段581.72公里。

二是大力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五年来,全市共完成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植树造林105.53万亩。

三是稳步提升“三线三边”环境绿化。完成线路绿化356.72公里,新建林带188.1公里,扩建林带12.9公里,补植林带2公里,新造林7724亩,森林经营15040亩,农田林网建设2100亩。

四是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2012-2016年全市共完成义务植树6265.7万株,建立义务植树基地1372个,完成面积11万亩。

五是快速发展林业产业。全市以山区、丘陵为重点,建成油茶基地100万亩、竹林基地100万亩,经济林果基地100万亩。从2013年到2016年,全市林业工程总投资达到111.6亿元,城乡绿化水平大幅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73%,比2013年提高3.86个百分点。

(三)森林旅游资源保护

市政府与各县区签订了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定额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管理;加强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2016年以来,全市森林公安机关共立案查处各类森林案件968起,处罚1259人次,收缴野生植物1517株、野生动物25334只,规范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经营管理。积极开展“绿盾”林业检疫执法行动,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3‰以下,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防控;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林长制,层层落实防火责任,有效遏制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四)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实施了省道318东西线、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六潜高速大别山东互通立交等配套工程改造升级,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为主骨架、以县道乡道为支撑、以高密度农村公路网络为基础的外通内畅交通运输格局。

(五)加强森林旅游宣传

以“青山绿水 红色六安”为主题开展宣传工作,全方位深度展示六安旅游发展新形象。积极组织参加2016合肥都市圈旅游年会暨万佛湖旅游推介会、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2016“中国旅游日”、2016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安徽旅游推介会、第三届安徽自驾游大会、第五届黄山旅游节、第五届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宣传六安旅游。2017年,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盈科旅游和观正影视联合制作的大型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竞演节目《魅力中国城》,六安市作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城市,经过三轮竞演,以优异战绩进入“魅力中国城十强”。

二、存在问题与薄弱环节

(一)森林生态系统依然脆弱,森林资源保护任重道远

虽然我市森林面积、蓄积稳步增长,但是森林资源质量仍然有待提高,存在残次生林多,原始林分少;人工林多,天然林少;中幼林多,近成熟林少。全市乔木林地亩均蓄积量3.56立方米,为全省平均4.13立方米的86.2%,林业用地亩均蓄积量3.07立方米,为全省平均3.27立方米的94%。随着林区交通高速发展,基本建设力度加大,人流物流快速增加,松材线虫病等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形势日趋严峻,对我市森林资源造成重大威胁。

(二)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产品体系有待优化

我市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主要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六安茶谷、九十里山水画廊、生态园休闲农庄等自然资源,初步形成观光游览、休闲旅游、红色旅游、森林生态旅游等产品体系。但总体而言,资源开发的深度不够,产业链不长,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产品不能满足大众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一是产品类型单一。森林旅游业的产品结构大多还是以观光产品为主,旅游商品消费量不多,旅游购物消费占旅游总消费的比例还不到20%,而旅游业发达国家的购物消费已占到旅游总消费的40%—60%。尚未形成能够吸引度假型中高端客源的产品体系,存在同质竞争现象。二是区域资源开发与营销缺乏有效的整合与联动。在区域外,与周边地市及跨省区域合作仍然不够。三是景区景点多数档次偏低。缺少游客参与性项目,内容单调、场所分散,无法有效延长游客逗留时闻,高端旅游吸引物偏少,整体竞争能力相对偏弱。

(三)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总体而言,我市的森林旅游基础设施近年来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还需进一步提升。高铁、高速公路与主要景区交通对接不够,通往部分景区、景点道路等级低,车辆进出不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景区景点停车场、宾馆饭店、标识标牌、游客中心、休闲设施等配套设施有待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滞后,品牌产品不多,接待能力偏低,旅游信息化程度不高。

(四)森林旅游与文化融合不够,需进一步挖掘利用

景区景点项目内容过于单调,大多停留在观光层次,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化含量明显不足;以历史人物、历史古迹、历史遗迹等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景观特色没有得到很好挖掘,对人文历史文化以及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

(五)人才资源相对缺乏,森林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信息社会时代,旅游业的创新和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业的科技含量、旅游特色和服务质量,但这些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高素质的人才。旅游景点高级管理人才、导游人员、服务人员,受过相关旅游专业知识培训的较少,缺乏经营管理、市场策划、规划设计、资源调研等专业人才,尤其是缺乏森林旅游管理人员。森林旅游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旅游管理知识,还需要具备森林经营管理、生态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三、发展森林旅游对策与建议

(一)深化生态意识,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要正确处理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保护第一,开发服从保护的方针,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开发,永续利用。

目前我市的森林旅游开发大多是建立在依托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观基础上的、以观光为主的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森林旅游发展,必须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在开发经营上,应该在科学技术的密切参与下运作,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走进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之生态旅游本质要求。

(二)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1、在全市旅游开发的总体框架下,全面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调查,科学制定森林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查摸清全市森林、湿地、绿地资源状况和自然特色,分类型进行保护、建设与管理,把森林旅游开发与建设纳入市及各县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整合资源要素,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公共服务,加强基础配套,开展区域旅游合作,通过资源保护、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市场互动,实现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经济全面发展,避免“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产品”现象的出现,使全市森林旅游发展立于较高的平台上。

2、森林旅游目的地开发要实行功能分区开发,做好旅游景观生态功能规划。科学划定绝对保护区、野外科考区、旅游建设区、自然风景观光区、娱乐区、旅游城镇区等功能区。加强环境监测,确定森林旅游目的地的最佳环境容量,对游客的数量、行为、交通、住宿、餐饮、废弃物、娱乐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其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减到最小。对于珍贵的自然景观和珍稀濒危的生物物种分布区域,要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尤其是在推进我市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过程中,严格按照生态功能区规划加强管理,防止过度开发与珍贵珍稀资源遭到破坏。

3、开展生态旅游认证,规范和指导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森林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要使森林旅游真正服务于森林旅游目的地及其周边社区,国际社会通常的做法是进行生态旅游认证。生态旅游认证对象是以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旅游环境。认证标准由4部分组成,即生态旅游区环境符合性规范、生态旅游区服务符合性规范、生态旅游区产品符合性规范、生态旅游区景观符合性规范。通过生态旅游认证,规范和指导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森林旅游,对政府部门来说,是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以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保护原生和谐的传统文化,发展地区经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让居民和旅游者在受益和休闲游憩活动中得到教育为目的,并最终自觉保护环境的一种生态经济型系统工程,是实现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政府作为森林资源的管理机构,森林旅游的发展要实施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为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给予的生态补偿,同时,结合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以提高森林旅游的建设水平。

(四)提升森林旅游地形象,抓好旅游产品开发

1、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念来提炼主题,加强森林旅游地形象建设。森林风景资源不仅仅表现为森林、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等多姿多彩的景象,而且森林中蕴涵许多自然、人文景观,与山、水、泉、瀑、洞、峡、寺庙、历史遗迹、名人游踪等相互映衬,要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历史迹踪和自然景观紧密结合的优势来展示区域旅游形象。

2、广泛开发森林旅游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森林景观资源,制定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战略,调整森林产品结构,改变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使森林旅游的活动内容多样化。除观光旅游产品外,开发文化含量较高的旅游产品,如利用动植物资源、空气负离子资源、宜人的气候资源、洁净的水资源以及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环境等开发静养场、森林浴、康健步道、眼睛保健中心、足道馆、运动和平衡神经锻炼场、森林疗养所等;增加参与性、健身性、挑战性的专项旅游产品开发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诸如野营、徒步越野、攀高登山、垂钓、水上娱乐等一系列较为古朴原始的健康游乐活动;建立大别山珍稀树木园,野生动物园,昆虫标本、野生动植物标本馆等组建森林旅游公司,购置森林旅游巴士,实施森林旅游年票制度;大力扶持旅游商品的创意设计和开发,鼓励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具有本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商品。

3、以“互联网+”为抓手,打造智慧旅游产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森林旅游业产品业态创新、服务效能提高,促进森林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进森林旅游区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利用互联网创新融资模式,推进传统旅游产业业态的创新,借助互联网平台,广泛开发旅游信息资源,完善旅游电子政务网、信息发布平台、旅游中心数据库和安全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业的管理、服务、营销水平,促进森林旅游业品质化、专业化发展。

(五)推进增绿增效,促进森林旅游资源质量提升

继续推行市县两级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林业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加强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区域保护和监管,全面落实林长制,压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打击一切破坏森林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大力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提高造林绿化质量效益。发展乡土树种、珍稀树种,增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发展特色高效林业产业,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广泛开展“爱绿护绿”等公益性活动,对全市古树名木登记造册,挂牌保护。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造林绿化攻坚、森林质量提升、绿色产业富民工程,推动生态保护、森林资源增长、森林质量提升、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效益提高的有机统一。2018年全市计划实施人工造林6.2万亩,封山育林7.6万亩,退化林修复14万亩,森林抚育73.1万亩。

(六)开展森林小镇建设,带动森林旅游开展

在全市范围内,以开展建设森林小镇工作为抓手,“十三五”期间,全市各县区分别建成510个森林小镇,推动森林旅游工作的开展。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突出城镇发展特色,落实一镇一策,打造不同类型的森林小镇。探索适合当地的绿色发展模式,打造集景观展示、休闲游憩、利于发展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环境新亮点;找准城镇个性魅力,发掘文化内涵,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森林、花卉、湿地文化,用特色生态文化感染群众,以特色生态文化带动生态旅游。坚持拓展优化空间。结合城镇环境整治,从满足群众对宜居环境的需求出发,对城镇各种闲置地、裸露地、收储地进行绿化,做到“规划建绿”与“见缝插绿”相结合,增加森林、绿地、湿地面积,优化生态空间。坚持共谋共建共享。推进全民参与森林小镇建设,从工作机制层面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森林小镇的建设项目要充分征询公众意见,集思广益。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形成全民动手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森林小镇建设类型如下几种:

1、休闲宜居型森林小镇。依托城镇建成区内的森林绿地,以满足城乡居民日常休闲、健身锻炼、文化娱乐等需求为目标,通过增加休闲游憩绿地、改善街道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等手段,建设人居生态环境绿色清新舒适的休闲宜居型森林小镇。

2、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依托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以促进城镇绿色发展、壮大森林生态旅游为目标,通过提高生态旅游场所建设水平、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等手段,建设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优良生态景观和市场吸引力的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

3、水乡型森林小镇。依托城镇乡村的河湖水系等湿地景观环境,以保护皖西独特山水相依风貌、重构绿色生态水网为目标,通过湿地资源保护恢复、水网河岸绿化、水体疏浚整治、湿地群落建设等手段,建设具有独特乡土情怀、人文气息、文化特色的皖西水乡型森林小镇。

(七)实施生态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绿化美化

1、增加城镇绿量。通过实施人工造林、改造更新、补植套种等技术措施,加大林分改造力度,提升生态公益林质量。对中幼龄林开展专项抚育,提高单位蓄积量,建设高标准示范林。充分利用城镇有限的土地增加森林面积,推广建设带状森林和平地森林。实施补植增绿,拆违建绿、矿山复绿、立体绿化等多种措施,增加城镇绿量,拓展生态空间。

2、实施生态环境整治。开展沿村庄、住宅、单位、街道绿化美化工程。采用适用技术,对生态区位和生态脆弱地区实施生态修复。在乡村基堤、道路、河渠边坡等路段植绿护土,筑基固路,美化田园。

3、建设生态休闲场所。加快街心公园、小游园、社区公园、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完善生态旅游景区干道、游览步道等基础设施。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个人和其他社会团体合作建设生态旅游场所,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特色绿色产业专题旅游。

4、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营造特色风景林,保护古树名木和自然保护小区,整治村域内河涌、池塘,做到村道干净,村容村貌整洁卫生。

5、推进水网地区净化绿化。开展污染水域综合整治,清理河道两旁和水面垃圾,推广种植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乡土水生植物,加强水网清淤疏浚。整治池塘沟渠等水体,建设与乡村排污系统相衔接的小型湿地,实现净化与绿化相统一。在江河沿岸营建防护绿带,修复拓展河涌两岸、环湖(库)滨水景观林带,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水景观。

(八)融合红色旅游资源,坚持旅游扶贫发展战略

以全国红色旅游发展战略为契机,以弘扬大别山精神为主旋律,整合全市红色旅游资源,以红色文化为催化剂,将森林旅游与红色旅游紧密结合,两大资源有机融合,将六安市逐步建成主题突出、形象鲜明、功能多元、具有红色观光、红色文化、红色休闲、红色度假、红色研学、红色生态结合等多种系列产品、国内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以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设为契机,规划建设好我市重点红色旅游景区与骨干交通的连接线、红色旅游景区和森林旅游景区之间的连接线,努力打造六安大别山无障碍旅游区。

本着“开发一个景区带富一方群众”的为民宗旨,将森林旅游作为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重要项目,推进森林旅游开发与旅游扶贫紧密结合,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部门服务”的旅游扶贫工作新机制,改善条件,帮助群众发展经济,政府打消群众顾虑,借钱给农户,指导、帮助农户从事“农家乐”、游船、购物、餐饮服务等旅游服务项目,配套完善景区的要素建设,使当地农民自觉地参与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服务之中,带动山区贫困人口吃上“旅游饭”,脱掉“贫困帽”,充分发挥旅游扶贫的功能。

(九)加强人才培养,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森林旅游能否持续发展,其开发与管理是否科学化与生态化,是否达到既能在开发与管理中维护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又能为旅游者提供回归自然的体验,其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旅游管理者的素质。森林旅游涉及林业、旅游、环保、生物、地理、历史等领域,旅游管理者除具有常规的旅游开发和管理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很高的环保意识、环境管理技能等方面知识。要建设高品位、高档次的森林旅游产品,实现森林旅游持续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要吸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壮大队伍;另一方面,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对在岗人员的培训、轮训,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

利用多种形式,扩大社会影响,广泛宣传森林旅游的作用和意义,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亲近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结合森林旅游景区地质地貌、气象水文、森林植被、古树名木、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做好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游客的自然资源保护意识,同时也为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提供教学实习基地和青少年的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