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大理州政协一直紧盯“生态环保”不放,为了青山绿水永不变色,“组合拳”式地开展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相关的履职活动。2013年以来,州政协先后开展“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与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苍山旅游资源适度开发、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2333’行动计划推进”等5次重点调研视察,立案交办180多件委员提案,开展有关立法协商。
12月12日以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涉及环保的多个部门,都接到了州委书记梁志敏批转的《州政协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书记在报告上作出了满满当当的批示:“问题分析透彻,工作建议符合实际而且是下步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考核体系今年底就要体现;建材产业及落后产能要做好调整计划……”
大理州生态资源丰富、环境良好,是全国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州委、州政府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但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全州生态环境保护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对此,大理还在开发项目中设置了“绿门槛”,对环保不达标的“禁准入”;并用民族自治区的立法来保护青山绿水,颁布实施了《洱海保护条例》《苍山保护条例》等,还探索建立了“洱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生态文明真正成了大理州发展格局中的重中之重。
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重心就是政协履职的重点。打开大理州政协2014年初制定的《重点工作安排》计划“账单”,“大理州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调研”排在重点调研的第一栏。“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的重点就要跟进到哪里。”州政协主席杨健表示。
为切实提高调研质量,州政协积极向省政协汇报,争取智力支持,与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联合开展大理州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在工作中,组织民建大理州委、省州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参与,分别深入全州12县市,通过现场实地察看、广泛收集资料、集中协商讨论、开展专家咨询等,发现了六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农村水源污染问题、水污染治理的形势不容乐观、面上生态文明建设有待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矿冶业带来的污染问题仍很突出……”调研组面对这些尖锐问题也着实犯难——如果原原本本地反映出来,可能会得罪一些部门和企业。因此,调研报告第一稿回避了几个尖锐的问题。
调研报告提交州政协主席会议“过堂会诊”时,会议指出:“一些尖锐问题没有突出反映。政协就是要实事求是地摆出问题,理直气壮地找差距,敢于揭短亮丑,大胆协商建言,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调研报告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式的修改。”有了主席会议的明确意见和有力支持,调研组放开手脚,把存在问题一五一十地写入了调研报告,并提出“从政绩考核机制入手,真正体现‘生态优先’原则;加大偏远民族地区资源保护力度;是否有必要继续实施一些小水电、风电等项目,值得认真思考和反省”等7条建议呈报州委、州政府。
州委书记梁志敏在批示中强调:“项目开发后的植被恢复要纳入议事日程;绿化造林要加大力度;要限制新办矿山、清理探矿权,限制小规模各种矿产开发,一些区域要设立禁探区……”并要求将政协的意见抄送州委、州政府相关领导,在2015年的工作中落实。
事实上,大理州政协一直紧盯“生态环保”不放,为了青山绿水永不变色,“组合拳”式地开展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相关的履职活动。2013年以来,州政协先后开展“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与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苍山旅游资源适度开发、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建设‘2333’行动计划推进”等5次重点调研视察,立案交办180多件委员提案,开展有关立法协商。州政协的许多建议得到党委、政府及时采纳,很多已转化为相关部门的工作措施。
杨健表示,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仍然是下步工作的一个重点,州级各部门如何落实州委书记的批示,也将纳入州政协的协商内容。(陈智军 黄顺 韦家骏 来源:人民政协报)